马克思主义理论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0305)
内含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能够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说明重大问题;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恪守学术道德和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成为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思想政治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主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向人民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规律和有效途径;研究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
(2)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人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研究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研究和回答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及新特点;研究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系;研究和回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提出的各种新问题。
(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评析当代社会中的各种思潮及其演变,主要包括国外社会思潮的一般理论;马克思主义同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关系;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思潮及其正确应对策略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发展进程、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总结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力求探寻其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贡献。
3、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等。
(2)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包括文化及文化的现代价值解读、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及其功能、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的逻辑审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
(3)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与功能、过程与规律、途径与方法等。
(4)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包括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等。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发展过程、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生平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期各个发展阶段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的历史经验;评析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见解。
(2)马克思主义专题史: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及其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军事思想史、文化思想史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传播的过程、历史特点和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一些基本原理的当代发展和当代价值。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
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其中课程学习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延长学习年限者按学校相关规定办理。
硕士研究生毕业修满总学分应不少于34学分。课程学习修满不少于28学分,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3学分。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和“六个一”培养两方面内容,应修满6学分。
四、课程设置
本学科各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两大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自选课。此外,还有为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学生设置的补修课程。具体安排附后。
五、实践环节
本学科各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实践锻炼、学术活动两部分。
实践锻炼:即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实践锻炼,并撰写1篇不少于8千字的实践报告。研究生的提交的实践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交所在学院汇总后交研究生学院。
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参加10次学术报告,其中必须有6次为本学科的学术报告,做好记录并填写“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本”。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就本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公开作1次学术报告,并填写“学术报告情况表”。
六、科学研究
1、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校期间至少参加1项科研课题,并应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参与时间不少于3个月。
2、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申请一项校级以上科研课题。
3、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至少在B级及以上级别期刊(武汉大学期刊评价标准)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被《CSSCI》、《A&HCI》收录到的期刊论文或国际会议论文,排名为第一或第二(第一作者应为导师)。
七、学位论文
1、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基本要求为:
(1)须在本学科各专业范围内,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选题须具有学科前沿性及理论和实际意义。
(2)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理论研究,都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占有翔实的资料,并恰当地分析资料。
(3)提出新见解和新观点。
2、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最迟应在第4学期第6周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论文写作时间为第三学年度。硕士生须于第5学期末提交初稿,参加论文预答辩,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至迟于第6学期第10周提交硕士论文定稿,接受检查,参加评审。论文评审不通过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
4、本学科各专业硕士论文答辩依照《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
八、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分工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系统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自学、讨论、读书报告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
九、必读文献
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定期检查硕士生的读书笔记。具体数目附后。
十、其它
1、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入校后三个月内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上制定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每学期都要完成“在线选课”,个人培养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2、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及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课内/实验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开课单位 |
备注 |
学 位 课 |
公共学位课 |
S100003 |
第一外国语(英语) |
72 |
4.0 |
1、2 |
外语系 |
选一门 |
S130002 |
第一外国语(俄语) |
72 |
4.0 |
1、2 |
国际学院 |
S16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1 |
马克思学院 |
|
S16000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 |
18 |
1.0 |
1 |
马克思学院 |
|
专业 学位课 |
S160101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题讲座 |
18 |
1.0 |
1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0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
36 |
2.0 |
1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03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
36 |
2.0 |
1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04 |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54 |
3.0 |
1 |
马克思学院 |
|
选 修 课 |
必 选 课 |
S150002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
18 |
1.0 |
1 |
研究生学院 |
|
S152001 |
心理健康教育 |
18 |
1.0 |
2 |
研究生学院 |
|
S070221 |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
36 |
2.0 |
1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06 |
西方哲学史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07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2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0 |
2 |
马克思学院 |
|
自 选 课 |
S210001 |
信息检索 |
18 |
1.0 |
1 |
图书馆 |
|
S150001 |
科技写作 |
18 |
1.0 |
2 |
研究生学院 |
|
S100002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36 |
0 |
1或3 |
外语系 |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必须选修,计成绩,不计学分 |
S16012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研究 |
36 |
2.0 |
1 |
马克思学院 |
|
S070209 |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31 |
法学专题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27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
18 |
1.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28 |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研究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13 |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14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29 |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16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17 |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专题研究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070218 |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160130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专题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S070224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 |
36 |
2.0 |
2 |
马克思学院 |
|
补 修 课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54 |
|
2 |
马克思学院 |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学生必修;计成绩,不计学分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54 |
|
1 |
马克思学院 |
社会学概论 |
54 |
|
2 |
马克思学院 |
必 修 环 节 |
开题报告 |
|
1.0 |
3 |
马克思学院 |
|
学术论文 |
|
1.0 |
1-6 |
|
学术报告(含科学道德) |
|
1.0 |
1-6 |
|
实践锻炼 |
|
1.0 |
3-6 |
|
外文应用 |
|
1.0 |
3 |
|
科研工作 |
|
1.0 |
1-6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
序号 |
著作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必读或选读) |
1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4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
必读 |
2 |
列宁选集1-4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
必读 |
3 |
毛泽东选集1-4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 |
必读 |
4 |
邓小平文选 1-3卷 |
人民出版社 1994年、1993年 |
必读 |
5 |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 |
必读 |
6 |
列宁论教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 |
必读 |
7 |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人民出版社 1997年 |
必读 |
8 |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论思想政治工作 |
学习出版社 2000年 |
必读 |
9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
必读 |
10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顾海良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
选读 |
11 |
中国哲学大纲 |
张岱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
选读 |
12 |
文化哲学 |
衣俊卿,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
选读 |
13 |
意识形态论 |
俞吾金, 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
选读 |
14 |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 |
教育部社科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
选读 |
15 |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
罗国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
选读 |
16 |
刘少奇选集 |
人民出版社,上卷1981年12月;下卷1985年12月 |
选读 |
17 |
周恩来选集 |
人民出版社,上卷1980年12月;下卷1984年12月 |
选读 |
18 |
江泽民文选 |
人民出版社,共三卷, 2006年8月 |
选读 |
19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外文出版社,2014年 |
选读 |
2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
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 |
选读 |
2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
学习出版社,2018年5月 |
选读 |
22 |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 |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5月 |
选读 |
23 |
西方教育思想史 |
单中惠,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
选读 |
24 |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功能研究 |
李辽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
选读 |
25 |
教育哲学通论 |
黄济,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
选读 |
26 |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 |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
选读 |
27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 哲学思潮 |
张一兵,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
选读 |
负责人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