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五月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
2021-05-07 14:07  

学院各教研室(系、综合办):

现安排五月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如下,请结合实际,认真予以落实。

一、学习内容

1.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

2.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3.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校史——我校名誉校长陈郁

二、学习形式

集体学习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三、学习要求

1.各教研室(系)要围绕“学史明理——从理论维度把握党史学习,在感悟思想伟力中增强政治自觉”专题,组织好学习活动,着力从党的光辉历程和学校奠基人、名誉校长陈郁的教育情怀中汲取智慧源泉和精神力量。

2.各教研室(系、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做好集中学习研讨的组织、记录等工作。

附件1  五月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全讯600cc大白菜官网

2021年5月7日


附件1


革命家的教育情怀——我校名誉校长陈郁

陈郁,原名陈旭贵,1901年11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1974年3月21逝世于广州,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工人运动领袖。


一、陈郁同志生平


陈郁(1901~1974),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和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的组织指挥者之一。1922年起开始从事工会工作,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31年被派到苏联学习。1934年在苏联大清肃运动中受打击,被下放到斯大林格勒做工人。1939年被平反,返回国内。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到东北,后负责恢复东北煤矿的生产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


在他长达5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先后担任过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副主席兼太平洋航线分部主席,中共海员工会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主席兼党团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兼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主席、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中央委员、六届四中全会中央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列宁学院中国民族组党支部书记、中共七大中央候补委员、辽西省委副书记、长春市委副书记、三五九旅政委、东北工业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国家燃料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长等党内外领导职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繁荣富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才华。


陈郁12岁到香港机器厂当童工,14岁进入香港一家汽车公司当学徒,18岁由汽车公司派往广州汽车实习学校学习汽车驾驶和修理技术,结业后回公司成为正式工人。1922年,汽车公司破产后,陈郁由他父亲生前的朋友介绍到英国“亚洲皇后”号海轮上当海员,航行于太平洋沿岸各国。


英国“亚洲皇后”号是一艘万吨巨轮,有职工800余人。外国资本家通过工头,残酷的压榨工人,特别是对中国工人欺凌尤甚,陈郁对此十分愤慨。也就是在此时,陈郁的革命思想开始萌芽。1922年,他参加了苏兆征等发动地香港海员大罢工,罢工胜利后,1923年陈郁担任香港海员工会“亚洲皇后”号支部负责人。1924年任香港海员总工会干事。1925年任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同年6月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额省港大罢工;8月经陈权、梁祖怡介绍陈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陈郁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团委员。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同年5月,陈郁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职工委员会书记,后由香港返回广州,在张太雷同志领导下策划广州起义,负责组织起义武装力量工人赤卫队。根据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张太雷、叶挺、叶剑英、杨殷、黄平、陈郁等于1927年12月11日发动了广州起义。起义成功后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陈郁被任命为人民司法委员。3天后,终因寡不敌众而遭失败。陈郁指挥工人赤卫队余部撤退后,在海员工人掩护下转移到香港。


起义失败后,广东省委任命陈郁为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兼省委组织部长,为恢复广东各地党和工会的组织,开展地下斗争,做了大量工作。1929年春,到东江各地巡视检查工作。1930年春,陈郁担任省委常委、省委职工委员会书记、广州市委书记,继续兼任海员总工会主席、党团书记。1930年9月,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被补选为党中央委员。不久被中央调到上海,任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主席,党团书记。1931年1月,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陈郁反对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支持王明上台的主张,并与之进行了斗争。在这次全会上,陈郁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继续反对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遭到王明的打击和排斥。同年6年,陈郁被送往苏联学习,担任莫斯科列宁学院中国部党支部书记。1932年1月,王明到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继续打击迫害陈郁,1934年3月以“右派”的罪名,把陈郁送往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劳动。陈郁在当工人期间,技术熟练,被誉为“红色工人彼得”。


1937年秋末,王明回国。1938年2月任弼时到莫斯科任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在档案中,他发现了陈郁的八次上诉以及王明、康生处理陈郁的材料,认为处理错误,找陈郁谈话后,报请共产国际干部部复审。1933年11月周恩来副主席来到莫斯科,在听取汇报后,决定要陈郁立即到莫斯科,并请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撤消了对陈郁的处分。1940年2月,陈郁跟随周恩来回到延安。


1940年,陈郁同志进入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兼任中央职工委员会委员。1943年冬,陈郁到西北财经委员会工会,负责边区工业建设。1945年4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对此,陈郁心里感到不安,曾给中央写信表示:自己离开祖国这么长时间,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了,不应担任中央候补委员。希望把这个荣誉让给其他的同志。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党中央立即决定选派大批干部进入东北开辟工作。9月,陈郁到东北任辽西省委副书记。1946年任合江省战略要地“依勃桦”地区党委书记、兼勃利军分区政委、三五九旅政委。陈郁在任期间,我军在这一地区的剿匪作战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1946年底,三五九旅在林海雪原中活捉了横行北满多年、无恶不作的谢文东及其儿子。陈郁在勃利主持公审大会,代表政府宣布将他们处决。不久,匪首孙芳友也被活捉枪决,基本解决了为患一个世纪之久的北满匪患,巩固了我党建立的农村政权。这一事件也成为了电影《林海雪原》的原型。


1947年3月,陈郁任东北行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解放战争中,为恢复东北工业生产,特别是为恢复鸡西、鹤岗等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革命斗争和恢复煤炭生产需要大批干部和建设人才的形势下,陈郁于1947年5月在鸡西恒山创办了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1948年,鸡西矿务局在矿区工人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鸡西矿区职工学校。这些早期的煤矿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煤矿的管理和建设人才。


1948年,陈郁调任东北工业部副部长、部长。在陈云的领导下,同王首道等一起负责接收沈阳市的工矿企业。他坚决贯彻党的城市工作政策,坚定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工作,顺利的完成了接管工作,使生产迅速得到恢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陈郁任中央燃料工业部部长,统一领导全国的煤炭、电力和石油工业,为新中国的煤、电、油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950年2月至5月,陈郁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电力工作会议和大区煤矿管理局长和总工程师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改革煤炭和电力工业的生产方法。会议在分析现状,总结先进生产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了《国营煤矿全面推广新生产方法的决定》。


1951年,陈郁经常到各大型煤炭、石油、电力基地检查与指导工作,每到一地总要深入生产现场,同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在陈郁的带动下,燃料工业战线各级领导干部参加劳动形成了风气。


1954年,陈郁带领工作组到开滦提出了改造开滦方案。开滦改造旧矿井增加生产能力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后,取得了显著效果。


1955年燃料工业部分为煤炭、电力、石油三个工业部后,陈郁担任煤炭工业部部长。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57年春节,陈郁相应国务院煤炭职工春节不放假的决定,带头到山西煤矿同井下工人一起坚持生产,在井下过春节。同年8月,中央同意中共广东省委的要求,调陈郁同志到广东省工作,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长。


1961年1月,陈郁出席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会议决定成立六个中央局。陈郁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仍兼任广东省省长。


1967年1月,中南局工作由第三书记陈郁主持。他克服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广州地区基本生活物资等供应问题。


1968年2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成立,陈郁任副主任、党核心组成员;1969年4月,陈郁出席党的“九大”,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72年在广东省党代会上,陈郁当选为省委书记。


1973年8月,陈郁出席党的“十大”,再次当选中共中央委员。


1974年3月21日,陈郁同志因病逝世于广州。


二、革命家的教育情怀


作为一名革命家,陈郁的身上充满着着浓厚的教育情怀。只要一有可能,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他也要兴办学校,为革命培养人才。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战火纷飞的东北,陈郁在沈阳举办了工人训练班;在撤出沈阳的行军途中,他办了“军政干部轮训班”;在长春停留不到一个月,就在伪满皇宫办起了“工人政治大学”;在北满剿匪作战紧张的情况下,他又在勃利创办了“青年干部学校”。


从1947年在鸡西创建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时起,以致后来陆续创办的若干学校,陈郁同志都亲自指导并参与了学校的创建、校址的选择、领导班子的确定、师资的选拔、学员的招生等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方法,为创建日后的燃料工业部的干部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陈郁担任第一任燃料工业部部长,他以一贯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激情,以革命家的战略思维,紧跟时代要求,提出教育思想,发展矿业教育事业。上任燃料工业部部长不久,陈郁就发现,在中国各条战线的工人中,煤矿工人的平均文化程度最低,文盲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他下决心要“尽快改变这种状态”!1950年,陈郁部长在关于提高职工文化技术水准报告中指出:“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准,壮大技术力量,是社会主义带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基本建设任务。”


1951年4月,中国矿业学院成立,陈郁兼任校长,他在讲话指出:“我们要把我国的建设事业搞好,煤是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动力,我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中国矿业学院担负着培养高级煤矿干部,以供国家建设需要的重任。中国要实现工业化,需要大量人才,中国矿业学院的成立不过是一个初步,我们要像苏联老大哥一样,成立数十个矿业学院,我们要从中国工业化的前途来看中国矿业学院成立的意义,我们的任务是很重大的”。陈郁重视教育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认为教育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他在不同场合不只一次提到:“兴办教育事业,不能仅看成是职工的福利事业,而应当成为生产投资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有文化技术的工人和没有文化的工人,创造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


据统计,到1952年,在陈郁的领导下,燃料部共办起了285所业余学校,54%的职工参加了文化和技术学习。到1953年,煤炭管理总局管理的大专院校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专)4所,卫生学校2所,管理学校1所,技工学校4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煤炭教育学校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鸡西煤矿工业学校、阜新煤矿工业学校、抚顺煤矿工业学校等)、华北地区(峰峰煤校等)、华东地区(济南煤矿学校、淮南煤矿学校、合肥矿业学院)、中南地区(焦作煤炭工业学校)、西北地区(大同煤矿工业学校、太原煤矿学校、太原采煤学校等)各大矿区和中心城市,形成了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函授、夜大、职工业余学校、工人速成中学、工人速成班等多样的办学类型,初步形成了层次多样、布局合理的教育格局,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恢复、发展和后来的腾飞做好专门人才的准备。


陈郁同志,用他的心血和智慧创建了新中国煤炭工业职工教育、干部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体系;他一生尊重知识,尊重人民,勇于创新,充满激情,对国家的煤炭教育蓝图积极谋划,努力实现;他在任职期间,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他走到哪里,就把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的学校办到哪里,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贡献。


陈郁同志,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在30年代经历与王明路线进行的斗争,充分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并融入他在革命战争、生产建设、教育事业的伟大事业的实践中。


陈郁同志一生的教育思想、办学精神,尤其是共产党员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爱党爱国、心系群众、艰苦奋斗、献身煤炭、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和其它煤炭兄弟院校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在东北矿业工人干部学校初建,还是在以后的鸡西煤矿学校历次更名发展中,都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全讯600cc大白菜官网 - 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